第44章 打过长江去,解放全大明!_历史直播:从千古一帝开始
笔趣阁 > 历史直播:从千古一帝开始 > 第44章 打过长江去,解放全大明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4章 打过长江去,解放全大明!

  感谢“云恒君”“元始天王”“爱吃白菜炒鸡蛋的青祖”“道友,贫道这厢有礼了”“桑呐”“枫叶卡西尼”“至尊元神”“喜欢山板栗的李元成”“银明君”“爱离11”“爱吃梅子醋的炎星辰”“东北的金大爷”“喜欢侏獴的韦德龙”的打赏。

  愿诸位:

  鬓长青,颜不老,日日开华宴。

  ————

  【建文四年五月初七。】

  【燕军随即朝着泗州进发,泗州守将周景初举城而降。】

  【泗州存储了大量物资,燕军在此地休整。】

  【燕王问周景初:为什么我军还没攻城你就投降了?

  周景初回答:我们这里有僧伽神,每次遇到水旱、瘟疫我们都会祭祀祷告,若是对什么事有疑虑,我们都卜问吉凶,僧伽神都会回应。

  殿下兵还未到,臣等一起焚香沐浴、正冠更衣之后叩神问:'投降的话吉不吉?

  卦象说:'投降吉。

  连续几次都是这样,这是神的命令,人敢违背吗?

  所以我们因此投降。】

  【至于僧伽神可能说的是大圣菩萨,唐代高僧——僧伽,其自言何国人,因此以何为姓。又称“狼山大圣”、“泗州大圣”,传说为观音化身。】

  【趁着休整的时间朱棣带人去明祖陵祭祀。】

  【明祖陵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淮河镇明陵村境内。】

  【并且痛哭流涕的对着乡绅们演讲:横罹残祸,几不免矣,幸赖祖宗庇佑,得今日拜陵下,尚祈终相,以清奸憨。】

  【安抚民心的同时顺带也侦查一下南军水师的情况。】

  【毕竟不远处的盱眙县驻扎的就是当初逃走的盛庸所部,盛庸此时还收到了南京朝廷从镇江、扬州、泰州等地派来的援军。】

  【盛庸将这些部队驻扎在盱眙县淮河南岸边。】

  【又将淮河水师战船集中于南侧。】

  【明实录记载:敌将盛庸领马步兵数万,战舰数千艘,列淮之南岸,我军列北岸相对。】

  【而燕军仅有一些小型战船以及运粮船。】

  【该如何破敌呢?】

  【诸葛朱棣再次上线!】

  【燕军主力正大光明的列于北岸,当着盛庸的面搜集民船、运粮船。

  组织民夫、辅兵伐木造船。

  又操练、学习水上交战技术。】

  【那家伙,每天都是锣鼓喧天、鞭炮齐鸣、赤旗招展、人山人海。】

  【简直是夫前目犯!】

  【而暗中则派遣朱高煦、邱福、薛禄、朱能等各率几百精锐携带小型战船,水陆并行向下游转移数十里。】

  【当天夜里趁着夜色,连夜将骑兵和马匹运过河去抵达南岸。】

  【渡河军队稍作休整,白天迅速突进向着南军大营发起进攻。】

  【并且明实录记载:渐近敌营举炮,敌惊愕。】

  【举炮并不是骑兵在马上把洪武大炮举着发射,这也太不现实了。】

  【这个炮应该是古代军中专门用来传达信息的号炮。】

  【可能还携带有烟花爆竹一类的物品。】

  【盛庸此时手下的大军是被朱棣打败数次的残兵败将和新兵的集合体。】

  【早已经成为惊弓之鸟,和燕军隔河而望的时候看着自家水师好歹还有点安全感。】

  【可现在突然一支燕军的重甲骑兵出现在身后,瞬间就想起被朱棣支配的恐惧。】

  【南军心态爆炸,直接发生溃退。】

  【明实录记载:敌众弃戈甲而走,盛庸股战,不能上马,其下掖之登舟,遂单舸脱走。】

  【但拾柒觉得盛庸应该不至于害怕到大腿发抖,连上马这个动作都无法完成。毕竟被朱棣打败也不是一次两次了,早已经习惯了。】

  【推测可能是因为盛庸感觉骑马跑不掉,干脆带着几名亲卫直接登船而逃。】

  【水师看到步兵被打成这个鬼样子。】

  【大喊一声:陆军马鹿,天诛国贼,尊王讨奸,奉天靖难。】

  【随后直接投降朱棣。】

  【明实录:我师尽获其战舰,遂济淮,驻南岸,是日克盱胎。】

  【盛庸一路跑到泰州扬州,顺便将一批守城兵马和长江水师兵马全都带走,退到镇江城西的高资港。】

  ————

  大明应天府

  听到朱元璋叹气,朱标有些疑惑不解。

  “爹,怎么了?”

  朱元璋回道:“前前后后近乎百万大军,一败再败,精锐损失殆尽。”

  “又连续数年如此大规模作战,民间怕是早有动乱。”

  朱标也是无奈摇头,幸好是国家初建之时,只是皇室内乱。

  若不是老四而是外敌,只怕我大明是要二世而亡了。

  朱标伸手将朱棣唤到身前,拍了拍肩膀,又对朱元璋说道:“爹,若是我这次还是早死,太子之位就给老四吧。”

  “老四很好的。”

  朱元璋扭头朝地唾了一口:“呸呸呸,瞎说,有爹在,你不会早死的!”

  朱棣也是连忙说道:“大哥,你瞎说什么胡话,弟弟一定搞出大蒜素救你的。”

  “我不想当什么皇帝,只想做哥哥的征北大将军!”

  朱标对着朱棣摇头笑笑,又扭头用有些无奈的语气对朱元璋恳求:“爹,就听一次儿子的话吧!”

  朱元璋满心复杂的点了点头。

  秦王、晋王对着朱标发问:“大哥,怎么太子之位就成老四的了?”

  “我们呢?”

  朱标疑惑发问:“怎么?”

  “二位弟弟想自请为我殉葬吗?”

  秦王、晋王:………………

  ————

  【朱允炆急了!】

  【在南京周边搜刮一切可用之兵、民夫壮勇。】

  【不管三七二十一,全部送去增援盛庸!】

  【准备全力守卫长江。】

  【起码也要保住半壁江山。】

  【梭哈!】

  【但是他可能忘了南宋旧事:守江必守淮,守淮必守徐。】

  【淮河、徐州被朱棣攻破,长江还会远吗?】

  ————

  近代靠北省

  白健生有些忿忿不平。

  “确实是南宋旧事,但这句话是不是我总结出来的?”

  “怎么光头你都提那么多次?”

  “我好歹是小诸葛啊。”

  “连名字都不能说一下?”

  丝毫没注意到身旁的佣人将这些话牢牢记住,准备等会就去对门汇报工作。

  ————

  【建文四年五月十一,朱棣召开军事会议,让众将商议下一步进攻方向。】

  【有人说应该先取凤阳,遏止敌人的援兵之路。随后直趋滁州,攻取和州,集船渡江,另外派遣一支军队西捣庐州,出安庆。

  有的人说:应该先攻取淮安,然后下高邮、通泰及真杨,攻下它们就可以顺利渡江,没有后顾之忧了。】

  【然而朱棣是谁啊?】

  【他可是诸葛朱棣啊!】

  【诸葛朱棣轻摇羽扇,抚摸胡须微笑摇头说道:“不对,凤阳楼橹坚固完备,如果久攻不下,会惊扰到祖陵。】

  【而淮安高城深池,存储的粮食非常多,人马又多,如果攻之不下,旷日持久,力竭威挫,援兵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,对我方不利。】

  【我们现在乘胜追击,取扬州,直指仪真,两城军弱,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招降他们。】

  PS:确实是仪真,没打错字,仪真县在清朝雍正元年避雍正名讳,改为仪征县,延用至今。

  【取得仪真、扬州,那么淮安、凤阳人心自然懈怠。

  我耀兵江上,聚舟渡江,东取镇江,收常州,然后举苏松及江浙,西下太平,安抚池州以及安庆,南京就成了一座孤城。】

  【他们拿什么守?】

  【时间久了他们肯定内部大乱,我在这个时候让朝廷交出奸臣,谁还能坚持藏匿他们?一定会有人把他们绑了献给我。】

  【然后我恭敬拜谒孝陵,朝见天子,让天子明白我的良苦用心,然后让天子按照皇明祖训做事,把诸王从苦难中救出来。

  清除了朝廷里的奸臣,安定了江山社稷以及宗室,我就带你们回去守卫旧藩,我们就在北平安享晚年。】

  【某种意义上来说,朱棣做到了。】

  ————

  大明北京

  沿着宫内道路向太庙走去的朱高炽扶着墙咯咯咯大笑起来,全身肥肉都在抖动。

  “是啊,我爹是真想见天子一面的,可谁让天子不见了呢?”

  “没办法,我爹只有登基了呗。”

  “守卫旧藩也做到了,这不是迁都回北平了吗?”

  “后辈说话确实够损。”

  身边的太监全都埋下头大气不敢出,掐着自己大腿憋住笑意。

  若是笑了,外面的家人可能会感谢自己一辈子。

  ————

  【随即派遣吴玉前去招降扬州。】

  【没想到扬州卫指挥使王礼也是这样想的。】

  【属于是双向奔赴。】

  【王礼在知道燕王大军向扬州开来的时候就计划投降,召集大家商议,结果另一名指挥使崇刚和御史王彬不仅不同意,还带人将王礼抓起来关进大牢。】

  【王礼的弟弟王宗以及千户徐政、张胜、舍人吴麟带着王礼的几十名亲卫等人攻打大牢,将王礼从监狱救出,恰好此时吴玉到了,刚好打开城门投降。】

  【五月十七,燕王大军到达天长,王礼把镇守指挥崇刚、监察御史王彬绑起来带到军营。】

  【五月十八,燕军进入扬州。】

  【同日,朱棣将王礼升任为都指挥同知,让他陪同王庸前去招降泰州、高邮、南通。】

  【五月十九,三地投降,并且按照朱棣的命令带着各自的人马、水师、战船前往扬州集结。】

  【朱棣驻军江北。】

  【这个江北并不是指今天的南京市江北区,单纯指长江以北。】

  【南京震动,朝堂官员都想着怎么保全己身。】

  【朱允炆急了。】

  【一边传召天下勤王,一边下罪己诏。】

  【在明实录记载了一段不知真假的故事:苏州知府姚善,明实录应该是抄录错误被写成了姚喜,姚善说有的人有文武才略,可以扶颠济危,结果反置散地不用?如今事情已经如此狠狈,必须马上召回。

  朱允炆再三询问:这人是谁啊?

  姚善说:黄子澄黄太卿啊!

  方孝孺反对,然后建文帝思索再三,死马当活马医吧,结果黄子澄半天不来。

  方孝孺嘲讽到:宋齐丘竟然不来?】

  【不得不说还得是人家文化人骂人,你要没点知识你都听不懂。】

  【宋齐丘,五代十国时候的南唐宰相,谥号丑缪。

  都不用查,一听就不是好谥号。

  简单用几句话总结一下宋齐丘:有能力,但目无尊卑、喜好虚名、结党营私、排斥异己、败坏朝政。】

  【至于为什么说真假难辨,因为他们是被建文帝派出去征兵的啊,别人不知道,方孝孺能不知道?

  更不用说在某些史书里面记载,南京城破之后黄子澄是藏在姚善家中一同图谋反燕复建的大业。

  他能不知道?】

  【但这些不重要!】

  【方孝孺随后提了个建议:派人去假装和谈,告诉朱棣我们要将长江以北都割让给他,我们划江而治,用和谈拖延时间,加紧时间征募壮丁,朱棣的人不擅长水战,到时候我们在长江之上决战,胜负还不一定呢?】

  【至于有朋友问朱允炆到底想不想划江而治?】

  【我确实不知道。】

  【但至少大部分江南文人是真的想划江而治啊,瞬间梦回南宋。】

  【看啊,熟悉的大宋又回来了。】

  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大宋又回来了。】

  【文官犯法不会杀头,顶多流放。】

  【骂骂皇帝不仅不会挨打,还能得到赏赐,哪像他们老朱家动不动就打一顿,动不动就砍头?】

  【若是我们文人不同意的事情,皇帝想做也做不了,哪像他们老朱家这么强势?】

  【也不需要用我们江南的赋税去养北边那群穷鬼。】

  【大家夜夜笙歌,接着奏乐接着舞。】

  ————

  北宋汴梁

  赵匡胤戴上了痛苦面具,饱受兰德里的折磨。

  “德昭,朕有说过不杀文官吗?”

  “该不会朕死之后,有人像篡改孔子语录一般篡改朕的话吧?”

  赵德昭略微思索。

  “父皇,叔叔打仗的本事您也是知道的。”

  “他篡位夺国,立身不正,武功又不行,怕是只能重用文人压制武官?”

  “何况叔叔既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成功篡位,这朝堂上上下下肯定有他的人,武将皆是您的心腹,又被夺了兵权。”

  “怕是只有文官能帮叔叔了吧?”

  “说不定叔叔既为了奖赏他们之功,也为了压制武人,才搞出这不杀士大夫之事?”

  赵匡胤收起痛苦面具,穿上日炎铠甲,向着宫内走出,迫不及待的想给弟弟秀一秀自己的长拳,再耍一套棍法。

  赵德昭紧紧跟着身后,露出笑意。

  管他是谁干的,谁让叔叔你篡位了呢,即便不是你也是你后代,你这顿打挨的不亏,很合情合理。

  ————

  大明应天府

  来自北方的官员挺直身子,看着江南文人一个接一个的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嚎叫起来。

  “陛下,我们真没有这样想啊!”

  “这是后辈瞎编的啊!”

  “这后辈不仅敢编排始皇帝那个暴君,还把他夸的功盖万世,可见这后辈不仅胆大、眼瞎还爱意淫啊!”

  “我等真的万万不敢有此念啊!”

  “吾等绝不怀念宋朝啊,宋朝软弱无能,致使蒙元入主中原,天下民不聊生,幸有陛下以聪明神武之资,抱济世安民之志,乘时应运,豪杰景从,戡乱摧强,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。”

  “陛下为千万古之一帝,尧舜禹汤亦不及也。”

  “能为陛下臣子是吾等的福分。”

  “吾等生是大明人,死是大明鬼。”

  “求陛下明查!”

  朱元璋看着他们丑恶的嘴脸只觉得恶心,太恶心了。

  ————

  【随即朱允炆从宗室挑了一个和朱棣关系比较近的人去谈和。】

  【庆成郡主。】

  【她的父亲是朱元璋堂兄朱重四,朱元璋登基之后追封朱重四为蒙城王,又将她封为庆阳公主。】

  【按道理讲,朱重四只是朱元璋的堂兄,爵位只能是藩王一级,他的女儿按礼法只能封郡主才合适。

  洪武四年时,礼部官员就因为这件事向朱元璋奏呈,说福成公主和庆阳公主只是王爷之女,应改封郡主,其夫也只能封为仪宾,而不是驸马。

  但朱元璋顾念兄弟手足之情,说自己全家都死光了,只有福成公主和庆阳公主两个侄女,实在不忍心降夺她们的公主封号,便把礼部的奏呈驳了回去,但碍于礼法,还是把两个侄女的俸禄降了一级。】

  【朱允炆是什么人?方孝孺是什么人?】

  【是礼法大于天的人!】

  【朱允炆登基直接将庆阳公主降一级,降为庆成郡主。】

  ————

  大明应天府

  朱元璋瞪着卡姿兰大眼睛,满脸充斥着疑惑。

  洪武四年咱就将庆阳的俸禄从两千石改为五百石了,她不过有个公主头衔,实际领的还是郡主的俸禄。

  这碍着你们啥事了?

  你动她的意义在哪里啊?

  你削了人家封号,现在又要人家干活?

  刻薄寡恩的人也干不出来这样的事啊,咱将来真的瞎了眼才选了你!

  ————

  大汉长安

  刘邦骂骂咧咧的说道。

  “呸,不要脸,一点脸都不要了。”

  “就比胡亥强一点,起码没杀人家。”

  “朕如此不要脸之人都觉得你不要脸,你实在是太丢人了。”

  说着顺手又想拿杯美酒喝一下,转过身去,突然看见吕雉也在。

  “咦,皇后,你什么时候来的?”

  吕雉按照礼法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,又踱步走到刘邦身边,拉着刘邦小手,面带微笑用着温婉细腻的声音说道。

  “陛下,臣妾是在您和大将军讨论军国大事之时来的,许是陛下太投入,才没看到臣妾吧?”

  “陛下是想饮酒吗?臣妾为陛下倒一杯。”

  “陛下可想看臣妾舞一曲助助酒兴?”

  中年夫妻亲一口,灵魂都要抖三抖,虽然没亲,但是情况也差不多了。

  萧何、张良、韩信也是浑身打冷颤,多少年没见过皇后如此温婉的对陛下说话了。

  韩信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,跑,快跑!

  连忙行礼说道:“陛下,臣不打扰您和皇后了。”

  言罢,连忙跟随萧何等人脚步跑出殿外。

  身子发抖的刘邦心里不停暗示自己:朕是皇帝,朕怕她干啥?朕是男人,雄起!

  刘邦声音有些发抖:“皇后……可是有什么事吗?”

  吕雉微笑:“无事,臣妾只是想伺候陛下,给陛下倒酒,为陛下跳舞。”

  刘邦咬紧牙关:“只要不是杀如意和戚夫人,朕都可以答应你,你就不要给朕倒酒、跳舞了。”

  吕雉泪眼朦胧:“陛下是嫌臣妾年人老珠黄、年老色衰了吗?”

  “陛下是不爱臣妾了吗?”

  “是的,大抵是不爱了吧,陛下可是皇帝,天下间最美的女子也不过是陛下的玩物而已,何况是臣妾乎?”

  “臣妾只是时常怀念刚嫁给陛下的时候,那时臣妾天天为陛下跳舞助兴。”

  刘邦无语了,你确定刚嫁给我时候是这样的?你做梦没醒吧?

  “皇后,他们都走了,就我们两个了。”

  “别演了,有事说事。”

  吕雉仍然泪眼朦胧:“陛下不信臣妾乎?”

  “臣妾只有以死明志了!”

  说着就往柱子方向跑去,刘邦乐的看笑话,撞吧,你敢撞,我马上改姓跟着你姓。

  却不料吕雉更狠,越跑越快,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,刘邦连忙急呼:“停下,朕信,朕信!”

  吕雉停下脚步,扭头又走了回来。

  “皇后,没必要玩这么大吧?”

  “你是要吓死朕?”

  吕雉微微一笑:“这不是没吓死吗?”

  “你多少还是有点良心,没真的让我撞死。”

  刘邦无奈苦笑,朕很像一个负心人?

  “说吧,只要不是杀他们娘俩,朕都答应你。”

  吕雉疑惑:“果真?”

  刘邦斩钉截铁:“果真!”

  吕雉又疑惑:“当然?”

  刘邦再斩钉截铁:“当然!”

  吕雉发问:“若是反悔呢?”

  刘邦伸手指天:“反悔朕是犬!”

  吕雉撇嘴:“那臣妾还是继续给陛下倒酒、跳舞助兴吧!”

  刘邦脑海里想了想这个画面,浑身发抖。连忙再次起誓!

  “朕对着山川日月起誓绝不反悔,若是反悔就让朕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
  “行了吧?皇后。”

  “说吧,什么事?”

  吕雉看着饮酒压惊的刘邦微笑点头说道。

  “臣妾想收刘恒为子。”

  刘邦疑惑:“按礼法,他不是也喊你母后吗?”

  “臣妾是想将他过继给我。”

  刘邦苦笑点头:“行吧,行吧,随你,还有呢?”

  “臣妾想废盈儿太子之位,改立恒儿。”

  刘邦一口酒水喷出。“咳咳咳,你说啥?”

  “你在开玩笑吧?”

  “你为了不让朕废他,连商山四皓都请出来了,现在你和朕说你要废他?”

  吕雉也不回答,站起来就要翩翩起舞。

  “停,废盈儿可以,立恒儿也可以。”

  “可总得有一个对天下说得过去的理由吧?不然以后大汉为了储君之位将永无宁日!”

  吕雉伸手将刘邦酒杯斟满。

  “萧何、张良他们会搞定的。”

  “对了,韩信可以留着,让他给恒儿当师傅去。”

  刘邦气鼓鼓的拉起酒杯一饮而尽,萧何、张良,你们两个叛徒!

  你有了这两个叛徒还不够,韩信都要给朕扒拉走?

  要不是朕足够了解你,朕都差点怀疑你准备谋朝篡位了。

  “那如意呢?”

  吕雉伸手拿起酒杯也是一饮而尽。

  “只要他不造反,臣妾保他母子二人一世荣华富贵、平平安安。”

  “这样够了吗?陛下!”

  刘邦叹了口气。

  “唉,行吧,能让他们活着就行。”

  “皇后要不先回宫去?”

  “朕和韩信还有大事商议。”

  却不料吕雉一把揪住刘邦领口,拉着刘邦就往屏风后面走去。

  “不,现在你是我的!”

  真可谓是:

  蒲萄酒,金叵罗,吴姬十五细马驮。

  青黛画眉红锦靴,道字不正娇唱歌。

  玳瑁筵中怀里醉,芙蓉帐底奈君何。

  一炷香过后,刘邦颤抖着双脚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,轻轻擦掉眼角的泪水,盘膝而坐,大声呼来一名内侍。

  “去让他们三个给朕滚进来!”

  混蛋,你们要是不跑,我能受此屈辱?

  ————

  【五月二十二日,庆成郡主到达朱棣驻地,朱棣哭着诉苦,接着庆成郡主也哭,两姐弟是抱头痛哭。】

  【随即朱棣又询问了一下周王、齐王的境况,得知周王已经从云南回来了但是没有恢复爵位,齐王则一直被囚禁。】

  【虽然朱允炆不讲亲情,但是庆成郡主还是把话带到了。】

  【朱棣这次出发是从天津出发,所以一张嘴就是地道的天津话:老姐姐,我守着爹给的封地都不能自保,割地给我有什么用?

  再者说我是来奉天靖难、清除奸臣的,不是要造反当皇帝。

  只要奸臣死了,我去拜祭一下爹,然后朝见天子,请求他恢复过去的规章制度、免除诸王的罪行处罚,我立马班师回北平,安安心心的当燕王。】

  【又对庆成郡主解释道:姐姐,这是奸臣的缓兵之计,我不信他们的话。】

  【老姐姐回去了,顺便也把朱棣给建文以及兄弟姐妹的话带到了。】

  【庆成郡主对朱允炆说道:陛下,燕王托我给您带句话,他说他和您是至亲之人,他没什么其他意思,就是想干掉奸臣而已,马上您就不用被奸臣所迷惑了。】

  【这是什么意思?这不就是明着告诉朱允炆,别瞎想了,南京城我肯定要破的,你自己体面点还是我帮你体面?】

  【当然,这是拾柒瞎想,不代表朱棣意见。】

  【庆成郡主帮朱棣给兄弟姐妹带的话也同样告诉了建文帝:兄弟姐妹们,我差点就死了,但是幸好祖宗保佑,我们马上就要相见了。】

  【这是什么意思?这不明摆着告诉大家,我马上就要进南京城了,你们都准备好。能帮忙就帮忙,不能帮忙就躲远点保护好自己,免得我破城的时候吓到你们。】

  【当然。这也是拾柒瞎想,不代表朱棣意见。】

  【但是巧了,朱允炆将这些话告诉方孝孺询问他的意见,方孝孺大惊失色。】

  【为什么?】

  【因为方孝孺和拾柒一样,满腹经纶、聪明绝顶,一听就明白了朱棣的暗示。】

  【方孝孺鼓起决心说道:长江可以挡住十万大军,江北的船只我已经派人烧了,他们飞过来吗?

  何况现在天气湿热,容易发生疫病,不出十天,朱棣就会退兵,他如果马上渡江,那就是在找死。】

  【其他的我不好说,但是长江可以挡十万大军我是认可的。】

  【张辽八百破孙权十万,那是不是张辽的八百人就相当于孙权的十万人?】

  【但是张辽的八百人并没有攻破长江打到建业活抓孙权,四舍五入是不是就相当于长江挡住了十万大军?】

  【有没有道理?】

  ————

  东吴

  孙权满怀怒气的说了一长串话发送评论区,天幕将一百字的文字经过整理、归纳总结,删除了其中发出来都是*号的文字。

  (孙十万):没聊的可以不聊,孙权招你惹你了?一直聊,有完没完!

  ————

  【拾柒也不想聊孙权啊,可实在是太喜欢他了。】

  【东吴总共六伐合肥,其中有五次是孙权亲自进攻。】

  【第一次,建安十三年十二月(公元208年)。孙权攻打合肥,相持数个月。最后,孙权撤退。】

  【第二次,建安二十年八月(公元215年)。孙权攻打合肥,让魏将张辽威震逍遥津。】

  【第三次,太和四年(公元230年),孙权攻合肥,不克而还。】

  【第四次,青龙元年(公元233年),孙权在合肥境内阅兵时,被伏兵所击,于是孙权怒攻合肥新城,派全琮攻六安,皆不克而还。】

  【第五次,青龙二年(公元234年),孙权攻合肥新城,被张颖屡屡击退。后来,曹叡亲自率领大军来救,孙权大惊,不敢再战,便退走。】

  【孙权五攻合肥,两次大败、三次不克而还。先后败于蒋济、张喜、张辽、李典、乐进、薛悌、满宠、张颖、曹叡、田豫、刘劭、卫臻等人之手,这还没算一些不具名的将领。】

  【你说说不提他,提谁?】

  ————

  东吴

  孙权脸上没有了愤怒的表情,而是吃惊。

  “朕不止败了两次?”

  “居然是五次?”

  刚才退去的文臣武将又回来了,毕竟曹家和刘家可给不了孙家一样的待遇。

  投降也要彰显自己的实力才能谈一个好的待遇,打败曹刘各一次,再谈投降也不迟。

  可现在大家刚刚燃起的雄心壮志都没了,一个合肥打了六次,两败三不克,不用想,最后一次肯定也败了,无非是惨败和大败的区别。

  ————

  东汉荆州孱陵

  “我本以为孙侯十万人被张辽八百所破就已经很差了,没想到孙侯先后败于十三人之手。”刘备兴致勃勃的说道。

  看着自己便宜大舅哥吃瘪,刘备是发自内心的开心。

  张飞大大咧咧的说道:“大哥,改天可否也让俺领八百兵去试试大舅哥斤两?”

  “俺提前去帮大侄儿试试。”

  “万一将来阿斗继位连江东都打不过那可就太丢人了。”

  刘备瞬间黑脸。

  真巧,两岁的阿斗如今正被刘备抱着,刘备将阿斗翻过身,放在自己膝盖上,噼里啪啦就打在阿斗屁股上。

  “让你投降!”

  “让你投降。”

  阿斗发出如同杀猪一般的哭叫:“阿爹,阿斗错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exec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iexec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