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6章 专着与思想家莫道_无限人生: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
笔趣阁 > 无限人生: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 > 第306章 专着与思想家莫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06章 专着与思想家莫道

  这一世,莫道和秦怀诗两人依旧没有孩子。

  只是对于两人来说,并不遗憾,也从未为此感觉到烦恼。

  从十八岁到二十多岁,三十多岁,四十多岁,乃至更大的年纪,更长的时间里。

  两人都对与彼此的相处,从未有过厌烦。

  并且也可以很确定的知道,对方也是这样。

  在这儿让人内心格外平静的日子里,

  时间缓缓流逝的同时,似乎又变得格外短暂。

  两人都享受着此刻的平静。

  ……

  41年这一年。

  莫道和秦怀诗两人都已经四十七岁。

  这一世的秦怀诗依旧追寻着她自己的目标,朝着一位优秀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者而努力,而充实的度过人生中每一段时间。

  莫道也没有干涉秦怀诗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,

  哪怕对于莫道来说,秦怀诗这样追逐人生理想的过程,他已经见证过许多次。

  但对于这一世的秦怀诗来说,这依旧是她唯一的人生。

  莫道也不需要秦怀诗姑娘为了他放弃她的人生。

  就像是秦怀诗姑娘,从来没有对他的人生选择有过疑问。

  这一世,对于莫道来说,倒是陪伴秦怀诗的时间比前一世更多一些。

  此外,

  虽然莫道对这一世做出一些什么成就,并不怎么上心。

  但磨磨蹭蹭,

  偶尔着笔,

  从正式晋升为正教授开始,

  花了十年时间。

  莫道还是拿出了一部哲学着作。

  除了参考了部分未来几十年才会出现的一些新观点之外,

  更多的,这本着作凝聚了莫道漫长人生中的一些思考。

  在漫长的人生中,作为传奇记者莫道,作为将军莫道,作为旅行家,作为克尔纳青年的精神领袖,

  特别是上一世,莫道在实践和丰富的阅历中,还是会有些思考的。

  这一世,

  莫道算是花费了一些时间,将这些思考,较为系统的,不紧不慢地梳理了出来。

  凑成了这本书。

  “我还以为,你要再磨磨蹭蹭几年,才能拿出这本着作。”

  羊教授接过莫道打印出来的稿件时,半是调侃,半是笑着说道。

  “是院系给了我足够多的空闲,才让我有时间提早写完这本书。”

  莫道笑着说道。

  “咱爷俩可在一个办公室呢。”

  羊教授笑着说了句。

  院系是给了莫道不少空间时间,教学和带学生的任务都很轻。

  但空闲时间,可没看出来用在写这本书上了。

  白天的时候,基本爷俩一人一杯茶,就是一坐一天。

  “取名字了吗?”

  “就叫《思辨》吧。”

  莫道临时想了个名字。

  “嗯。我先一睹为快了啊。”

  对于莫道慢悠悠写了十年的着作,

  羊教授真得格外感兴趣,

  再说了句,就一屁股坐了下来,就坐在办公室,捧着打印出来的稿件读了起来。

  莫道起身,顺便给羊教授倒了杯茶水,

  给自己也倒了杯。

  然后就坐在自己办公桌后边,和往常一样。

  喝茶,随便做点什么,享受着宁静。

  那边,

  羊教授则是一看,就从中午一直看到了傍晚,

  直到羊教授的妻子打电话来找人,

  羊教授才不得不勉强从稿件上挪开目光。

  接完了电话,再回到办公室,

  羊教授望着还没走的莫道,正了正神色过后,

  有些郑重地说道,

  “莫道,准备把这本书出版吧。要是没出版社出版,我给你出钱出版都行。”

  羊教授之所以看得如此入迷。

  倒不是这本书有多么妙趣横生。

  说穿了,这也是一本专业着作,

  或许不算特别枯燥,但和有趣实在是搭不上边。

  羊教授更多的,是被书中不断抛出的信息量和严密的逻辑吸引了目光。

  这种仿佛能够让人看到崭新世界的书籍,对于羊教授这样的专业学者来说,实在是如同大快朵颐。

  “嗯。”

  莫道点了点头,只是笑着应了声。

  ……

  让羊教授花钱帮莫道自费出版倒是不至于。

  不过,专业性极强的着作,拿到普通出版社也实在是不好出版。

  莫道这一世,可能因为此前几篇论文在同领域的学者教授中有一些知名度,

  但对于大多数出版社面对的大众来说,显然是无法支撑起一部大部头的销量的。

  还好,还算是有兜底的。

  最后,莫道这本《思辨》由首都大学的附属出版社出版了。

  出版之后的第一时间,

  并没有引起任何轰动,市面上也没有任何反响。

  只是经由羊教授的推荐,以及高校内和高校间的信息传播。

  让不少同哲学系的大学教授们,手里多出了这本书在阅读。

  一次售出最多的,还是首都大学的院系图书馆,为了表达自己学校教授的支持,一口气买了十本。

  而短时间内,几乎没有任何教授,对这本书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评论。

  这也是必然的。

  莫道这本着作,慢悠悠写了十年,整本书接近百万字。

  如果是通俗作品,那这个长度只能算普通,

  但这是一本专业着作,信息量密度根本不在一条水平线上。

  绝对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头。

  通读一遍,都需要不短的时间。

  在这本书发售过后,

  差不多一个半月,

  莫道才收到了第一个对这本书的评价。

  还是来源于最早拿到书的羊教授。

  “毋庸置疑的,这是一本很……具有价值的着作。”

  羊教授给予了比较收敛的评价,但谈及时,脸上有些激动的神情已经无法掩盖,

  “我勉强算是看完了一遍,不过还感觉许多地方没有看懂,准备到时候再琢磨琢磨。”

  “莫教授就在这儿,老羊你直接问呗,怎么了,不好意思向自己学生请教。”

  “那不行,有些地方还是得慢慢琢磨透了,让人嚼碎了往嘴里喂,理解还是会有偏差。”

  羊教授摇了摇头,然后再同莫道说了句,

  “不过感觉,相比于哲学内容,莫道你这本书,人类学的内容也不少啊。”

  莫道也没有否认,点了点头。

  这本《思辨》总共分为了三部分。

  第一部分,探究了下人类思辨的源头,

  列举和挖掘了大量世界各地的例子,讨论了人类哲学原始状态时的共通点。

  第二部分,讲了人类个体和整体上的哲学。

  第三部分,就是以前面两个部分的内容为基础,衍生抛出了不少崭新的概念,以及思辨哲学。

  就像是羊教授所说,

  这本书,大概就是一半人类学,一半哲学的内容。

  ……

  而在羊教授之后,

  终于也陆续有了一些其他人的反馈。

  基本都对这本着作,给了不错的评价。

  其中,首都大学的‘宿敌’,

  首都另一位着名大学的哲学系教授,对这本书最为推崇。

  在公开的场合,对这本书评价道,

  “……我可以说,这是一本超出时代的,伟大的作品。”

  “作者莫道教授,以超出时代,超出时空局限的目光,洞穿了一些哲学和人类本质的东西。”

  一些教授的推崇,给了这本哲学专着一些热度。

  但也就到这儿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exec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iexec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